“手上的小精靈”
這個5歲的小男生,初診就讓我留下深刻印象。
很瘦,白白的膚色,若要說是有多虛弱,他在候診區又是精力充沛,活蹦亂跳。
走起路來,姿勢卻不很順暢,但又不是嚴重的肢體障礙,推測就是 #肌力 稍不足而造成的筋膜不平衡。
坐上來椅子,伸出手給我按脈...
咦?左手多出一根手指!?
真要說是第六根手指,其實只是一截短短的肉依附在拇指旁,就像童話故事裡的小精靈,躲在主人肩膀上,可愛地探頭探腦的。
這截指頭完全沒有功能性,沒有抓握的力量,推測也沒有正常的肌肉骨骼結構,是生命誕生之初,#染色體 在重組時開了一個小玩笑。
當下,我微笑著。
「喔!這隻 #小精靈 很特別的喔!你要好好愛護他喔!」
我這樣對著男孩說。
男孩的阿嬤在一旁欲言又止,但看我這樣反應,就一切盡在不言中了。
男孩最主要的問題是俗稱的「#不長肉」,然後 #容易感冒,一感冒就咳咳咳...很久。
詢問阿嬤之後,得知男孩 #食慾 也不怎麼好,再從脈診整個軟弱無力,幾乎可以確認這是典型的 #脾胃虛寒,消化吸收效率不佳,於是發育會稍微緩慢,#心肺機能 和 #免疫力 也會稍差。
「一歲以前有特殊狀況嗎?」我問阿嬤。
「其實也還好,出生體重二千七百多,稍微輕一些而已,倒是幾個月大好像有一次感冒還是怎樣肺炎住院...」阿嬤回憶著。
這位阿嬤慈眉善目的,她是有一身好手藝的專業拼布老師,學徒眾多。幫忙在兒媳上班的時間帶著這個嬌弱的金孫,對她而言,是甜蜜的負擔。
這樣的孩子其實問題不大,重點是要 #忌口冰品、甜食,然後耐心吃中藥。
我以 #醫聖 #張仲景 最經典的 #調理小兒脾胃的 #小建中湯 為主軸來處方供平時服用,當男孩遇到感冒或特殊狀況時,調整為 #抗邪 藥材較多的處方,再加上化痰,清熱的藥材,然後酌加如茯苓、白朮之類藥材兼顧他的腸胃系統。
最近他上小學了,體重,腸胃,體力,肌力各方面都有進步,感冒的頻率變少了,說話的聲音則變大了,對答反應也更快了。
他再次坐上椅子,伸出手,我按著他的手腕把脈。
他笑笑地看著我,我的視線卻離不開那隻,一直陪伴著他的小精靈。